江西省医学科学院

欢迎访问江西省医学科学院网站!

【科普专栏】如何解读常规的妇科彩超单

发布时间:2024-03-15

    妇科体检作为每年的常规检查项目,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俗称B超)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广大妇女同胞能否看懂自己的这份B超报告呢?笔者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报告单的诊断提示中,哪些是身体的生理现象,哪些则需要引起重视不然就会引起“大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张常规B超单由什么组成。它包括被检者的个人信息、超声图像、超声所见及诊断提示;具体检查内容包括子宫、附件、盆腔和宫颈四个部分。


子宫:妇科彩超需要先检查子宫的大小及形态,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的子宫大小约5X4X3cm(长X宽X厚,不包括宫颈长度),子宫的形态是否正常,有无畸形,以及子宫位置是前位还是后位。子宫检查里的子宫内膜检查尤为重要,因为在月经不同的时期做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会不同,如月经刚刚干净时处于卵泡期内膜厚度较薄,约为5-7mm左右,卵泡成熟时接近排卵期则内膜厚度达到8-10mm,月经前期(黄体期)内膜较厚可达到12-14mm;由此可协助诊断患者有无正常排卵与月经是否正常,以及年长女性是否临近围绝经期。此外,还应该看子宫内是否有异常病变或者包块,比如子宫肌瘤、内膜息肉等。


附件:附件包括卵巢与输卵管,不过通常检查的是双侧卵巢,因为正常情况下超声是不显示输卵管的,若有显示输卵管,则提示输卵管有积水或者严重的粘连,需要就诊;通过彩超可以查看双侧卵巢的大小、位置等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卵巢大小一般是2.5X2X1.5cm,位于子宫两侧后上方,同时可以看卵巢是否有卵巢囊肿等病变,并能查看出卵巢内是否有优势卵泡。那么在这里笔者就跟大家解释一个生理性的“小毛病”;当优势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会诱发排卵,然后卵巢内形成黄体,这个黄体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动会逐渐萎缩成白体,但有些时候因为女性身体的一些影响导致黄体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黄体不萎缩,反而持续增大成为了一个囊肿,医学上称“黄素化囊肿”,通常这个囊肿不会太大,直径不会超过3cm,并且在下次月经结束后会自行消失,所以,当女性同胞们在体检B超检查时发现卵巢内有“囊肿”,不要太担心,我们首先要鉴别它是否是生理性的黄素化囊肿,只需要在下次月经结束后3天以内再次行B超检测即可,若消失,则为黄素华囊肿,不必在意。


盆腔:通过妇科彩超,我们可以查看盆腔内的大致情况,比如是否有盆腔积液或者盆腔包块等;当超声检查提示有盆腔积液时,一般会描述盆腔积液的量有多少,假如盆腔积液深度不超过3cm,并且检查时间在月经中后期或者经前期时可根据被检查者有无症状(如腰酸、小腹部胀痛等)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诊断,若无不适,则考虑为本次月经排卵后的卵泡液残留导致,那么大家也无需紧张,同样下次月经结束后3天以内复查彩超即可,正常情况下月经干净后盆腔积液会自行消失。但如果盆腔积液深度超过3cm甚至更多,并且伴随相关症状如腰酸、腹胀、白带增多异味等,建议结合妇科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宫颈:超声检查一般不能完全查看到整个宫颈的情况,仅能探及在盆腔内的一部分宫颈回声,我们时常会在超声报告中发现自己显示有宫颈纳氏囊肿,有的甚至为多发性,此为宫颈的轻度慢性炎症所致,仅稍稍注意卫生即可,不需太担心;但值得重视的某些微小病变虽然小,但会引起严重疾病,例如只能在病理科显微镜下诊断的宫颈细胞病变,超声是看不出来的哦。

由此可见,一张简单的B超单中有这么多的小知识。我们可以自己鉴别B超单中的诊断提示,判断自己是仅需定期观察还是要引起重视,希望此文可以帮助到广大女性同胞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供稿 | 袁媛    编辑 | 熊姝瑶   审 |刘夏莎莎  二审 | 游节根  终审 | 李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