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医学科学院

欢迎访问江西省医学科学院网站!

南昌大学张呈生/刘琼团队研发新型高效幽门螺杆菌重组疫苗,开启疫苗研发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6-04

1982澳大利亚病理学家Barry MarshallRobin 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并于2005年获得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在人群中感染率极高,影响了近一半的全世界人口,而且与胃肠道炎症、溃疡和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生素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世界各地的抗菌素耐药性已成为一大挑战。迄今为止,临床上依然没有一款成熟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上市;因此,探索疫苗研发新策略成为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

2025527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子诊断与精准医疗中心张呈生教授团队与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刘琼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F:15.5)发表题为Development of a Recombinant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Based Vaccine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的新型重组疫苗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进行改造,对LPS结构进行精细化修饰,使其作为安全且高效的载体,装载UreBVacACagA等关键幽门螺杆菌抗原蛋白,成功诱导产生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效保护免疫反应。

97354a24c54446f8808c56c56849e449.png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创新性围绕幽门螺杆菌来源外膜囊泡,对幽门螺杆菌外膜结构进行精细化基因工程改造,使其合成具有佐剂效力的单磷酸内脂AMPL)结构,且消除幽门螺杆菌脂多糖(LPS)抗原模拟现象,全面提升外膜囊泡免疫刺激能力。此外,研究团队还充分利用外膜囊泡的递呈特性,在外膜囊泡中表达递送幽门螺杆菌主要抗原UreBVacACagA,全面提升重组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

为全面验证该重组疫苗效果,研究团队开展了多轮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工程改造的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递送幽门螺杆菌主要抗原可诱导产生小鼠胃黏膜高水平分泌型IgAS-IgA)和系统性Th1/Th2/Th17型免疫应答反应,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胃内幽门螺杆菌载菌量,提示该疫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高效的保护作用。

f3ba6276461147548312498b46ce2c7d.png

本文转载自:岚瀚生命科学(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