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CI论文双突破——王志刚博士团队揭示外泌体在前列腺癌免疫调控中的双重机制

2025-10-13

近日,江西省医学科学院王志刚博士研究团队在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领域接连取得重要进展,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SCI期刊《Human Cell》和《Scientific Reports》。这两项研究从不同角度系统揭示了前列腺癌细胞如何通过外泌体操控免疫系统,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并为开发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增添了新的实验基础。

一、阻断外泌体释放可逆转CD8+ T细胞耗竭,抑制肿瘤进展

2025年7月,由我院独立完成的论文(Blocking secretion of exosomes by GW4869 dampens CD8+ T cell exhaustion and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发表于Human Cell期刊。我院王志刚副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郭红燕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胡银英,黄艳琴,戎吉平,袁芳和王茹萍同志共同完成了本项研究。

ff87b99203c340debd20bf053fc15f51.png

在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是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王志刚博士团队首次证实,前列腺癌(PCa)细胞分泌的外泌体(30–150 nm)可直接诱导CD8+ T细胞功能耗竭。这些外泌体显著上调T细胞表面PD-1和TIM-3等耗竭标志物的表达,抑制其增殖与杀伤能力,从而削弱抗肿瘤免疫应答。使用外泌体释放抑制剂GW4869可有效阻断肿瘤细胞外泌体的分泌。在体外共培养及动物模型中,GW4869处理显著恢复了CD8+ T细胞的活性,增强了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清除能力,最终抑制肿瘤生长。上述研究揭示了外泌体在介导T细胞耗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靶向外泌体释放”作为潜在免疫治疗策略,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二、EIF3B促进miR-100-5p分选入前列腺癌外泌体,抑制巨噬细胞功能

2025年7月,由我院独立完成的论文(Prostate cancer cell-derived exosomes inhibit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through EIF3B mediated exosomal sorting of miR-100-5p.)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我院王志刚副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胡银英,郭红燕和黄艳琴同志作为参与者共同完成了本项研究。

c55295f15cc148e38376acd454ec38c9.png

肿瘤细胞通常通过分泌外泌体(一种纳米级囊泡)运送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来培育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王志刚博士团队发现,前列腺癌细胞中翻译起始因子3亚基BEIF3B)表达显著增高,能特异性识别并促进miR-100-5p进入外泌体。这些携带miR-100-5p的外泌体被巨噬细胞摄取后,显著抑制其活性氧(ROS)生成,降低吞噬能力与抗原呈递功能,促使巨噬细胞向免疫抑制型(M2型)极化。这项研究发现了EIF3B调控miRNA进入外泌体的新角色,揭示了一种肿瘤细胞通过外泌体远程编程免疫细胞的新模式为靶向肿瘤-免疫细胞交互作用提供潜在干预靶点。

随着外泌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肿瘤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王志刚团队的系列成果不仅推动了该邻域基础理论发展,更为前列腺癌精准免疫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彰显了我在肿瘤微环境研究领域的创新实力。

上述两项研究由王志刚博士团队独立完成,江西省医学科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同时,也是近年来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研的重要体现。